台当局向美国购买的首批M1A2坦克于近日运抵台湾(地区),民进党当局大肆炒作是所谓“地表最强坦克”,让台军装甲部队的战力“跃进了30年”。这款坦克究竟作战性能如何?高调炒作背后又暴露出民进党当局的哪些盘算?就以上相关内容,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唐桦在央视《海峡两岸》节目上展开解析。

节目主持人:这一款对美军购的M1A2坦克本来是军事机密,但是台湾的媒体却是大肆宣传报道,您认为这暴露出了民进党当局怎样的“以武拒统”的思维?
唐桦:根据台军自己的宣称,之所以采购M1A2新坦克,是因为当前解放军的整体战力已经具备了封锁台湾及夺占外岛的能力,而台军现役的坦克主要是美军上一代武器装备,战力无法与解放军主战坦克抗衡。限于台军现役坦克的作战效能,很难支持战略持久、战术速决的军事战略指导,达成“滩岸决胜”任务。台军采购的108辆M1A2T坦克主要将部署在新竹湖口584装甲旅及269机械化旅。584装甲旅是从步兵发展而来,驻防新竹的湖口,被称为“登步部队”,那么该旅装备80余辆CM11“勇虎”主战坦克和CM-32、CM-21装甲输送车。269机械化旅号称“雄狮部队”,主要驻防在桃园市杨梅区高山顶营区,其下属一个联合作战营驻守在桃园市的金龙营区,距离台北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仅有16公里,主力坦克也是CM11“勇虎”坦克。584旅和269旅是“拱卫”北台湾及台北的两支装甲部队,也是台湾各大防卫区中唯一装备两个装甲旅的地区。这次新坦克的部署,584旅全旅换装,269旅驻守林口台地一个连换装,担负反登陆打击任务,试图确保台北港及桃园国际机场的安全。其根本的目的就是“拱卫”台北这个所谓的“中枢”,防止解放军夺取台北港。
民进党当局把希望寄托于美国的支持,尤其是军事上的“保护”。为此,不惜花大价钱购买美国各种“减配版”“低配版”武器。解放军新一代主战坦克的性能本就足以对抗M1A2,再加之在无人机领域的优势,台军坦克可能没有机会出手就被摧毁。
节目主持人:对这款坦克如此看中,有一个原因就是目前台军武器装备整体落后,那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唐桦:台军的装备主要是二三代装备,而且更新换代速度较慢,武器装备普遍超龄服役,装备保障对外部依赖性较强,不论是在装备的数量还是在作战能力上都无法与解放军的现代化装备相抗衡。在陆军方面,拥有大约1000辆坦克,主要为第二代坦克,美制M60“巴顿”和自己生产的“勇虎”式坦克,这些坦克的火力和防护能力较为落后,在对抗现代化装甲部队时防御效果有限。拥有“复仇者”防空导弹和“爱国者”防空系统。除此之外,还拥有数十架的“眼镜蛇”武装直升机、“黑鹰”直升机和“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总体来说,台军陆军装备以防御为主,缺乏现代化进攻能力,主力装备多为较为老旧的装甲车、坦克及轻型武器。在海军方面,他们的主力为4艘“基洛级”驱逐舰、4艘常规动力潜艇、9艘登陆舰、22艘护卫舰以及43艘武装驱逐舰。海军的防御重点在于沿海封锁和短期反舰作战。然而舰艇整体老旧,数量不足,难以有效抗衡解放军的现代化航母编队和远程海空打击力量。而在空军方面,装备约400架作战飞机,主要战机包括F-16V、幻影2000和IDF“经国号”战斗机,配备一定的远程防空导弹,6架E-2K空中预警机。台湾空军防御重点为“多层次拦截”,利用中程导弹、战斗机和预警机协同。然而,受制于空中加油、预警系统等短板,台湾空军难以在持久战中与解放军抗衡。
台湾近年来重点发展“不对称战力”,包括装备美制“爱国者”导弹系统和本土研制的“天弓”系列地对空导弹、“雄风”系列反舰导弹,以及无人机、电子战等装备,但其技术水平仍然很有限,在面对解放军的综合作战体系时,难以形成决定性战力。加之本岛防御纵深短浅,快速反应能力存在明显短板。
文稿整理自央视《海峡两岸》节目,略有删改调整。
(文稿整理:杨延钧;编辑:陈垚羽;复核:徐崇花;责编:林悦贤;编审:唐桦)